DeepSeek是什么?DeepSeek是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开发的大型语言模型,拥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不仅能理解并回答用户提问,还能编写计算机代码、整理数据资料、完成逻辑推理等。同ChatGPT、Claude、Gemini等国外大型语言模型相比,DeepSeek的开发成本极低,中文识别、理解和生成能力出众。
DeepSeek重点应用场景有哪些?一是智能客服。DeepSeek可提供7×24小时全天候在线服务,随时回答用户各类问题咨询。二是教育学习。DeepSeek可以推荐课程、跟踪学习进度、批改作业,还支持多语言翻译,辅助检查语法、纠正发音等。2025年春节后的开学季,关于学生利用DeepSeek帮助完成寒假作业相关话题引发一波网络热议。三是医疗健康。DeepSeek可深入分析病历及医学影像,辅助医生诊疗,为患者提供用药建议、健康管理等服务。日前,北京儿童医院等多家医院宣布将AI医疗落地到医院诊疗场景中。四是娱乐创意。DeepSeek可以生成小说、诗歌等各类文稿,辅助旋律生成、和弦编配、歌词创作,激发灵感。文学爱好者一定没能躲过在各类短视频刷到DeepSeek仿写的文人墨客诗词。五是办公管理。DeepSeek可自动撰写符合规范的公文,快速检索海量数据并生成摘要总结,赋能政企决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00家政府单位接入DeepSeek,涵盖智能问答、政策分析、交通便民、12345热线等多个场景。
DeepSeek可能出现的风险有哪些?首先是网络安全风险。DeepSeek在训练过程中需要集中大量高质量数据,这增加了数据泄露等方面的安全风险。使用Ollama部署DeepSeek时,若未设置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功能,其服务API接口可被未授权调用,攻击者能远程访问,调用计算资源、窃取知识库、投喂有害信息,甚至删除模型文件,威胁系统安全。其次是数据隐私风险。DeepSeek数据加密薄弱,对部分用户数据传输未加密,存在被拦截和篡改风险,用户名、密码和加密密钥存储存在漏洞,黑客易获取账号信息,还收集大量用户和设备数据,可用于身份跟踪、社交工程攻击或定向宣传,导致用户隐私泄露及其他风险。再次是性能及伦理风险。DeepSeek模型能力有局限,处理长文本时,如果超过一定字数限制,可能出现逻辑断裂、结构混乱的情况。因人工智能普遍存在的算法偏见与不透明性,DeepSeek的决策过程可能会导致不公平的服务或合规问题。在教育伦理方面,学生过度依赖DeepSeek解题、翻译等,可能导致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能力退化。
DeepSeek如何正确使用?DeepSeek是一个强大的智能助手,正确合理使用关键在于平衡其技术优势与自身需求,同时保持理性判断。要保持客观理性,要将DeepSeek定位为提高效率的“加速器”,而非替代思考的“决策者”,使用时应对关键信息进行核实查证,特别是在医疗等专业领域。同时,应注重安全,避免输入敏感信息,如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户等。要培养批判思维,对争议性话题要进行多视角对比,可要求DeepSeek分别列出正反方论据,再自行判断。对于复杂任务,要结合其他工具和资源,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单一依赖。要增强责任意识,遵守使用规范,不利用DeepSeek生成、传播虚假有害信息,确保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定。
总之,DeepSeek作为一个新兴的AI大模型平台,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场景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但面对人工智能浪潮的席卷,我们不能盲目依赖,要合理利用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将其作为“智能外脑”扩展自身能力边界,践行共建共治共享,使互联网真正成为造福人类的美好家园。